【本文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方正证券指出,当前众多AI应用标的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回调,从调整时间和调整空间来看较为充分,随着中报陆续披露,以及应用落地进展的不断推进,优质的AI应用预计将成为下一阶段人工智能行情中,反弹阻力最小的方向。
1)筹码结构看:二季度加仓主要集中在算力方向,众多AI应用厂商调整较为充分
由于较多AI应用的产品化落地集中在今年下半年,且经过上一阶段的板块普涨行情后,部分质地一般的应用企业陆续出现经营及企业治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板块的情绪。
从调整幅度和时间来看,当前万得AI应用指数已经回到了今年3月22日的位置,自高点调整下来18.6%,抹去年初以来约39%的涨幅,整时间为8周。
从二季度基金持仓变动看,公募基金环比持仓增加的标的多为算力方向。从机构持仓市值较大的公司来看,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国长城等在Q2分别获机构增持1.2、1.3、1.1、0.7亿股,而众多头部应用厂商可以看到较明显的机构仓位下降。
当前有较多优质标的已经落入中期维度的高投资性价比区间,短期筹码出清比较充分,在下一阶段行情中有较大的估值修复弹性。
2)国产应用厂商产品研发看:中国企业在软件应用开发及产品化落地方面预计将不输海外
中国互联网起步相对欧美较晚,但从当前互联网应用丰富度及影响力方面看并不弱于欧美市场,短视频、互联网电商、移动支付等应用在全球亦处于引领地位。
资源优势上:
①C端:中国有统一的大市场,人口红利优势,消费者及需求结构多元,这为应用提供了落地及快速不断迭代的能力,甚至为开辟国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消费者在对新科技的尝鲜程度上也较强。
②B端:中国拥有全套的制造业门类,企业种类多样,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不断上升,有利于AI应用企业产品联合研发、内测、推广。
③数据:数据要素改革不断深化,AI应用企业将有更多高质量数据来赋能研发。
④软件开发工程师红利:我国软件从业人数约800万,全球约有2700万软件开发人员,中国约占世界软件从业人数的30%。年初以来,伴随着GPT等海外应用引起的鲇鱼效应,截至7月国内已有80余个大模型发布,众多应用厂商也都明确表示将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给出明确产品迭代时间规划。
3)产品落地及盈利节奏看: AI监管政策加速推进,大规模商用化时点渐近
7月6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梁颖达表示,人工智能法草案已被列入国务院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7月13日,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自8月15日起施行。后续更多政策细则落地及牌照发放值得期待。
同时,各种产业交流较为密集,8月4日华为开发者大会,8月10日科学智能峰会,8月17日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等,加速企业应用落地。
4)优选行业AI应用需求大,对行业领域有显著变革,AI盈利变现逻辑清晰的方向。
ToB端:涉及较大人力成本投入,对提升运营和管理效率有较大诉求的行业预计将较快落地AI应用,包括教育、办公、医疗、金融、游戏等领域。
ToC端:AI应用厂商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对消费者个性需求精准把握,产品化能力强,落地及变现周期短。C端的市场空间中期来看相较B端更大,产品非定制化,利润有望更高。
关注标的:科大讯飞、金山办公、万兴科技、润达医疗、同花顺、神州泰岳等。
研报来源:方正证券,张初晨,S1220523070001,优质AI应用有望成为下一阶段反弹阻力最小方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