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增长与固态电池迭代助推,专家预测:中国锂电池出货量未来十年或增三倍 11月18日,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在深圳开幕。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在会上预计,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从2025年至2035年还将有超过3倍的增长”。高工产研(GGII)发布的最新固态电池分析称,2027(或2028)年至2030年将成为全固态锂电池行业GWh级产能规模化建设的重要阶段。记者梳理多位公司负责人及行业专家观点获悉,随着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新一轮锂电扩产已悄然拉开序幕,叠加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的增多,中国锂电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未来十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上证报)
新一代聚变装置等离子体压力创纪录 在18日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部年度会议上,美国聚变能源技术公司Zap Energy宣布,其最新一代“聚变Z箍缩实验3”(FuZE-3)在实验中获得高达830兆帕的电子压力,对应等离子体总压力约1.6吉帕。该成果刷新了迄今在剪切流稳定Z箍缩装置中实现的压力纪录,是迈向聚变能量增益道路上的重要一步。(科技日报)
新技术突破低品位铜钴矿利用瓶颈 近日从中铝国际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牵头完成的“刚果(金)低品位复杂铜钴伴生矿绿色高效冶炼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在复杂矿产资源绿色冶炼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据悉,目前该技术已在刚果(金)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建成年产4万吨及2.5万吨阴极铜的生产线各一条,并实现长期稳定运行。项目累计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展现出优越的技术适应性和推广前景。(科技日报)
中方代表:日本毫无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当地时间11月18日下午,北京时间19日清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联大安理会改革问题全会的发言中表示,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妄称“台湾有事可能对日本构成‘存亡危机事态’”,暗示日方可援引所谓“集体自卫权”武力介入台海问题。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两重”项目持续加力,基建投资增速料提升 近期,多个“两重”建设项目陆续开工。“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两重”建设放在“十五五”全局中谋划和推进,牢牢把握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强化部门协同,注重软硬结合,推动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稳步提升。专家表示,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两重”建设将是稳增长政策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相关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基建投资有望保持适度增速。 (中证报)
落实天津峰会共识,开辟更多合作机遇,上合成员国政府首脑在俄开会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11月18日在莫斯科举行。应俄罗斯联邦总理米舒斯京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于11月17日至18日出席此次会议。据俄罗斯《消息报》18日报道,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日前介绍说,本次会议将重点讨论落实各国领导人在包括今年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作出的各项决定。
申万宏源: 明年年中或迎全面行情,看好科技和制造业板块 11月18日,申万宏源在上海举办2026资本市场投资年会。申万宏源认为,2026年将是改革与发展全面发力的一年,2026年年中A股行情可能全面启动,科技产业趋势和我国制造业全球影响力提升将是市场主线。(中证报)
供需两旺驱动市场扩容,点心债成中资科技企业融资新选择 今年以来发行规模已逼近万亿元,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跻身发行人行列……作为中国境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并以人民币还本付息的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正以“供需两旺”的态势持续发展。专家表示,政策红利、市场需求与资产质量提升的多重合力,在推动点心债市场扩容的同时,更在支持实体经济、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中证报)
多元策略寻求穿越周期,险资加码不动产投资 近日,险资买楼又添新案例。陆家嘴国泰人寿发布公告称,与前安投资签订前滩汇N5房屋转让协议,购买标的将作为公司总部办公职场。今年以来,险资加速涌入不动产领域。业内人士认为,不动产项目通常规模大、期限长,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较为契合险资的资产配置需求,而且不动产与股票、债券相关性较低,有助于险资优化投资组合。(中证报)
中证报:持有期基金成清盘主力,流动性风险不可不防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产品(不包含资产管理计划)清盘数量已接近200只。值得注意的是,定期开放及持有期类基金成为清盘主力,占清盘基金总数高达四成以上,涉及FOF、“固收+”基金、纯债基金以及主动权益基金等多种类型。并且,三季度持有期基金份额总数也出现了缩水的迹象,主动权益类、纯债类持有期基金份额缩水更加明显。
中央财办韩文秀: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两个重大方面取得成效的持续性、阶段性要求。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是未来五年发展目标的整体性、标志性要求,“决定性进展”意味着加快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上取得新的重大成果,确保到2035年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对标基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多家公募调整旗下产品风险等级 公募基金的销售行为正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持续规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期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记者获悉,公募基金正迅速开展行动,近期部分基金公司宣布调整旗下产品风险等级,以便让基金产品更加适配投资者。(上证报)
高波动成为“收益沃土”,量化CTA策略人气居高不下 近期,商品市场成为资金关注的焦点。黄金在历史高位震荡,碳酸锂经历“过山车”行情,有色金属板块内部强弱分明……多个市场人气品种波动率显著攀升,为擅于捕捉价格变动的量化CTA策略提供了施展身手的舞台。与此同时,今年量化CTA策略迎来显著业绩复苏。岁末将至,商品市场的高波动态势有望延续,量化CTA策略的应对之道、配置价值与发展趋势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中证报)
各地积极做好明年专项债项目储备 临近年底,各地财政部门积极部署2026年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工作。专家认为,新能源、新基建等领域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地方政府提前谋划明年项目,有利于做好跨年度衔接,推动明年一季度专项债发行提速。(中证报)
地方上市银行高管,频频增持自家银行股份 今年以来,区域银行频获高管人员和机构股东增持,包括南京银行、无锡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青岛银行、厦门银行等。仅11月以来,就有常熟银行、苏农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等披露了股东和高管团队的增持计划或进展。
全球投资者布局人民币资产的新动向:“债冷股热” 全球投资者布局人民币资产的新动向引人注目:一边是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数月减持人民币债券;另一边是全球资金对中国股市热情高涨,持续坚定看好。当下正在上演的“债冷股热”,是国际资本对于人民币资产的重新布局。关于全球资金对于人民币债券配置热情“降温”,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利差、股市热潮、汇兑收益下降等是重要影响因素。(上证报)
上证报:进一步破解金融业“内卷”,推动各类机构深耕主业“各展所长” 金融机构的高效运行与精准发力,关乎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这一部署紧扣当前金融业发展痛点,为破解行业“内卷”困局、引导金融资源高效配置指明了方向。业内专家认为,这既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金融风险、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